欢迎访问www.0727.com门户网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 领导讲话
巴树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发布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25 

巴树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抓住重大发展机遇 提升发展质量和速度

巴树桓

20121217

  

    近一阶段,林区各级干部职工群众热议的焦点就是我们如何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加快林区的发展。这次会议又通过两天的集中学习讨论,大家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共识:一是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深入学习贯彻,林区将迎来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期;二是我们承担的生态保护建设职能,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将有更大的作为,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我们提出的发展森林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围绕发展森林经济谋划和推进的许多重大项目,具有超前性,某些方面抢占了先机,更坚定了我们对发展思路、转型方向的信心和决心;四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要做大量艰巨的工作,林区上下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结合大家的讨论发言,根据我的学习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要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林区面临的重大机遇

什么是林区面临的机遇?总的讲就是我们承担的职能、拥有的基础、具备的优势与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高度契合。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组织能不能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关键看这个行业、地区能不能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或者说你的产品有没有持久的、巨大的社会需求。需求空间就是发展的空间,就是重大的机遇。我们就应当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和研判机遇、来谋划把握机遇。

一是我们承担的生态保护建设职能将迎来新一轮更大的政策性资金投入。十八大报告明确将“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这样的生态环境要求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融入发展的全过程,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国土开发格局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并将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特别提出了要完善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和体现生态价值的生态补偿制度等等。十八大报告这些十分清晰的表述不仅是方向性的,接下来会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政策、投资等。从国土功能定位来看,我们是林业生态主体功能区,在未来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我们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位是毫无疑问的,可以认为,国家将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在制度上、政策上、投入上出台新的措施。我们要密切关注政策、积极研究政策的同时,要先行做好生态项目的准备,这类项目不仅要包括生态基础设施项目,还要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林缘保护工程,也包括改善森林质量、优化林分结构、生态移居等重大项目。同时要在水权交易、碳汇监测、生态补偿方面努力做好基础工作,争取国家试点,率先在国有林区取得突破。这些方面我们要拓宽思路,有的项目谋划不要仅仅停留在现有国家出台的政策上,有许多政策需要我们在推进森林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提出,在国家政策制定时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全社会、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生态建设的氛围增强,资源的极度富集使林区将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要素聚集区。大家都知道近几年国际国内社会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但这些只是认识上的和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这次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就预示着,对生态效益由过去的一般性要求,变为具体工作目标、政策措施,林区是生态投入和生态效益体现的最集中区域。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林区的支持一定会由普遍关注,上升为重大政策和投资重点关注的行业和地区。这一政策导向必将会推进林区的开放进程和开放水平。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准备,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和理念,更加优质的项目储备主动承接社会投资,兴办林业产业,主动把林区的生态事业、民生事业和转型产业纳入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使林区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要素的聚集区,汇集各方优势,实现优质快速发展。

三是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提法蕴含了重大的理念变化和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知道过去常说生态是公益事业,“生态产品”这一概念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这里有一个重大的理念转变,生态不仅是公益事业,还被赋予了“产品”的意义,什么是产品?这里决不是狭义的仅仅指绿色环保家具、食品、环境良好的旅游产品等,还指的是能够发挥调节环境、净化环境、发挥生态功能的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等,这一理念将预示着未来在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投入制度、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将按照产品一样来投入、交易、评价和补偿等,对我们这样的生态型企业将意味着重大的机遇,也十分切合我们提出的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天保一期保护下来的森林资源特别是像北部原始林区这样的生态系统,以及我们将要建设或正在考虑的如毕拉河、甘河、激流河、绰尔河上的水利工程,可极大地保护林地并带来丰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一个机遇是我们在做好自身生态产品的同时,还可以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到全社会、其它地区的生态产品生产中去,在生态产品规划设计、生态监测、种苗提供、森林抚育、城市绿化、荒漠化治理、生态环境评价等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方面承揽业务、拓展发展空间。我们正与北京市洽谈平原绿化工程的承包造林项目,大家都看好了市场前景,要进一步做好苗木生产工作。

四是产业转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需求前景。从宏观经济趋势来看,数量型的产能建设和增长将转向适当速度下的质量型增长,经济转型成为必然,投资拉动、出口拉动、内需拉动三大经济增长动力将由投资、出口为主转向以内需为基础的拉动为主,内需拉动为主的增长更加体现了人本观念。未来需求的热点有很多,但有几个方面是可以肯定的,环境良好的休闲体验旅游、绿色环保的森林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这些正是我们的优势,而且这些优势是别人造不出来的,我们最大的优势和发展依托就是森林生态系统和构成这一系统的所有空域、山形地貌、自然景观、水体、植被、动物等。我们在转型产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产业转型也面临重大机遇。

具体的机遇是多方面的,我想,随着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林区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也都面临着重大机遇,同时生态、产业方面的政策机遇也是综合配套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看,林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就会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赶上全国发展步伐,同步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林的目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经济总量和职工收入更要翻番,我们林区仅仅翻一番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基数低,目前就和地区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和地方平均水平拉齐基础上的翻一番。这样光靠政策补助是不行的,必须有项目产业的支撑,有了这些才有了内在的发展动力。因此,大家要在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认真地研究机遇,深入吃透政策,把握未来走向,很好的结合各自实际,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二、要在生态建设上大有作为,再立新功

林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保护建设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保护好这片绿色林海不仅是国家、民族的需要,也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同时,从未来政策导向上看,生态保护建设不仅是事业,也是我们的产业,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关于做好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就不讲了,只讲几个问题:

一是要认真研究坚守林缘、保证生态功能区完整的具体措施。我们在毕拉河、北大河谋划建立封围的特殊生态保护区,除发展旅游综合产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保护加强东南部农林结合部的林缘守护,这方面大家要开动脑筋,除了强化林权管理、加大打击力度外,要多想一些综合性措施。二是扎实做好生态效益监测等工作,能够比较科学准确的掌握林区生态效益的总体状况和发展变化状况,为做好生态保护和争取政策提供依据。三是争取项目,加大生态基础设施投入,为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搭建基础平台。四是强化质量意识,扎扎实实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持续健康增长。五是要按照产业化的模式在森林经营的全过程中引入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

三、坚定地按照发展森林经济的模式、理念,加快转型发展

按照林区总体发展布局,我们提出了发展森林经济的理念,这一理念大家逐渐有了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一理念既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也体现了新时期经济转型升级中对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更体现了人本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要求。在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林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按照森林经济的模式、思路、方向去谋划转型产业。

森林经济的前提是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化。方式是把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作为有机统一的生命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核心是发展,归宿是富民,基础是保护生态、资源持续利用下的科学发展。原则是:以人为本、实现产业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于森林经济我们还要在实践中深入研究。

    围绕森林经济谋划产业项目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树立大资源观念。确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资源观,并充分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和独有性,从而提高对项目控制能力。

    二是彻底转变传统的掠夺式利用资源的观念。比如我们过去利用林木资源的方式是采伐,现在要研究利用森林形成的景观、森林形成的环境,以及依托森林形成的优质水资源等,利用的角度要转变。

三是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资源,尊重经济规律培育产业。保护自然环境、修复生态系统,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发展森林经济必须既要尊重自然规律,更要研究和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四是高起点、高水平谋划项目,抢占发展先机。比如机场项目,我们不仅在新一轮机场建设上抢占了先机,也抢先占有了林区的空域资源。北部林区国家公园项目,我们也是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各方面支持,下一步全力推动成为国家级的项目。毕拉河口水利枢纽项目,在未来水权交易上一定会有大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效益。无人机项目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会成为国家重要支持的领先项目。驯鹿养殖项目会成为自治区甚至国家扶持三少民族发展的森林经济项目。

五是在项目推进中要认真设计好投资体制、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体制机制。同步为整体推进林区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打好基础。

通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森林经济的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希望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扎实做好项目和产业谋划,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绩迎接林区发展的新一轮机遇期。


上一篇: 赵树丛在2015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 实现林业新发展
下一篇: 张学勤在林区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www.0727.com党委宣传部